汽車線束及防水接插件銜接整車上各電器材,起到電源分配和信號傳遞的作用,是汽車的神經系統。為了確保線束系統作業的穩定性有必要結合整車各個區域的作業環境,確定各個區域的線束應采納的相應防護規劃。防水性作為線束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將對此進行介紹。
1涉水深度汽車最大涉水深度是指“涉水線”離地面的高度,“涉水線”指汽車以10Km/h的車速行駛時所能經過的最深水域的水平面。在做電氣系統規劃時,需求參考整車的涉水深度,使關鍵的電器材安置方位處于“涉水線”以上,一起能夠有針對性的對“涉水線”以下的電器材進行有用的防水處理。依據車輛的涉水深度及整車電器材與整車線束安置狀況,將整車線束的安置區域區分如下圖1。

圖1
線束裝置區域區分示意圖1.駕駛室及乘客艙;2.4門線涉水線以上部分;3.4門涉水線以下部分;4.后背門;5.后保險杠涉水線以上部分;6.后保險桿涉水線以下部分;7.頂棚;8.機艙內框梁部分;9.機艙內框梁/發動機周邊部分;10.前保險桿;11.底盤和4輪
2干濕區與線束防水區域
依據圖1所示,分析線束裝置各區域的防水要求。濕區。涉水線以下部位稱為濕區。圖示3,6,10,11及前后保區域10,5,6,機艙區域8,9,頂棚區域7,后背門區域4均屬于濕區。位于這部分的線束包括:前保桿線束,機艙線束(機艙側),動力線(如發動機線束),后保桿線束,蓄電池正負極線束,門線(涉水線以下區域)和一切高壓線束。這些線束上防水接插件(除門線外)均要求進行防水規劃,穿孔到室內的部分需運用橡膠件間隙密封,防止水進入駕駛室。另外線束上的打卡點須運用熱縮管進行維護,一切搭鐵點須運用帶膠熱縮管進行維護。關于門線束,在水線以下的插件只要低壓喇叭,主張該處插件進行防水維護。干區。除濕區外的其余部分都為干區。位于此區域的線束包括儀表線束,頂棚線束,左地板線束,右地板線束。這些線束插件不需求做防水規劃,可是關于直接和室外接觸的部位,需求選用帶密封的扎帶卡扣,過孔用橡膠件件進行密封,防止室內進水。
3線束防水的方式
線束防水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考慮:
3.1 整車安置上裝置滴水點

圖2
汽車線束安置滴水點裝置圖3.2 扎帶選用關于線束固定在外界直接相連的車身鈑金上時,優先考慮不在車身上開孔,盡量選用車身起螺柱運用卡螺柱型的扎帶進行固定,假如實在是受其他限制的話,需選用防水型扎帶進行固定。
圖3帶防水密封圈的扎帶圖
3.3 防水插件的運用需求進行防水規劃的區域有必要選用防水的防水接插件,依據各個區域的防水等級選用適宜的防水接插件。當前,一些國內主機廠對防水接插件的防水結構,如密封塞,盲塞規則的比較模糊,裝置是沒有規則。而遭到與防水接插件配套的密封塞,盲塞的價格影響,汽車線束供應商都會運用其他型號進行替代,但這些很有可能使防水規劃不可靠,影響整車電器材的功能運用。因此,一定要督促進行相應的防水試驗,全程參加,確保系統作業的穩定。3.4 打卡點與端子壓接處的防水處于濕區的線束,導線之間的打卡點須運用熱縮管進行維護,另外一切濕區處的搭鐵點須運用帶膠熱縮管進行維護。3.5 過孔防水線束過孔需運用相適應的橡膠件進行防水密封維護,兼顧到整車氣密性的要求,主張過盈量為1~2mm,關于孔大于40mm的,需進行翻邊規劃,確保氣密性。
圖4過孔橡膠件圖
4總結
線束防水規劃是線束規劃作業中一項必要的內容。防水規劃一旦失效,很簡單引起各個電器系統作業異常,影響整車舒適性,甚至也引發很大的安全危險。規劃完成后應該進行防水試驗,以便查看防水規劃的可靠性。

